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The Best History Apps


The Best History Apps


By Kate Wiles


Posted 1st April 2015, 9:19


Our pick of the finest history-related apps for your smartphone or tablet.


Imagining the IliadSome of the most exciting research being done today makes full use of modern technological advances which open up new avenues of enquiry. An added bonus of this is that the tools and materials researchers produce and use are perfectly suited to making apps, and now anyone can have direct access to some amazing historical resources.

We’ve compiled a list of our favourite history apps, suitable both for general interest and to help you conduct your own research.
Digital Libraries

Many apps now allow you to have whole libraries of manuscripts and early books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Libraries and archives have realised the benefits of producing their images for online use and are now starting to produce apps which enable you to view their manuscripts in amazing quality, and nearly all for free.

e-codices – Virtual Manuscript Library of Switzerland (text and bytes LLC)

The libraries of Switzerland have provided over 1000 manuscripts from their collection here, and is the most extensive of any of these apps. Each is scanned in high quality and available offline, sortable by date, language, place of origin and more. The app also includes official catalogue descriptions for each manuscript.

Available for iPad and iPhone (free).

The Book of Kells (Kells Technologies Ltd)

The Book of Kells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certainly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manuscripts produced in medieval Britain and Ireland. This app gives you the complete Book of Kells in high resolution (up to six times original size on featured pages). With over 600 examples of animals, initial letters and other decorative themes, it is well worth the price.

Available for iPad (£8.99/$11.99).

While Kells is not available on iPhone, Colm Cille (free, by CCEA) is. This app is a virtual museum of manuscripts, stone crosses and other treasures associated with Saint Columba.

Imaging the Iliad (Vis Center)

The manuscript known as Venetus A contains the oldest complete copy of Homer’s Iliad. It was produced at the end of the 10th century but was added to later including, in the 12th century, the addition of illuminations of mythological scenes in the margins around the text. This app gives you a complete digital scan of the manuscript complete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ext.

Available for iPad, free.

Codex Voynich (Giuseppe Castrovilli)

Written in the 15th century in an unknown language and filled with illustrations of the natural world, the Voynich Manuscrip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mysteries in book history. This app contains complete digital scan of the 240 pages still surviving.

Available for iPad and iPhone (£0.79/$0.99). Also available for Android as Voynich Manuscript by Richard Kopyl.

Turning the Pages (TTP)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High-quality scans of medical books from the library’s collection, including al-Qazwini’s Wonders of Creation, Andrew Snape’s Anatomy of a Horse and the Mongolian Book of Astrology. The books in this app are fully interactive, with notes, sound clips and translations provided.

Available for iPad (free)

Oriental Books (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

Digital facsimiles of 20 notable books from the Bavarian State Library’s impressive collection of Oriental and Asian books. The selection in this app includes some important Quran manuscripts and examples of particularly impressive illumination.

Available for iPad and iPhone (free)

Braginsky Collection Berlin (Emile Schrijver)

The Braginsky Collection contains eight centuries of Jewish manuscripts and books. The manuscripts included in this app include marriage contracts and Esther scrolls.

Available for iPad (free)
Tools and Learning

Latin Parser – (Paul Hudson)

Never get stuck on a tricky passage again. The Latin Parser translates Latin to English and provides root Latin words with full meanings as well as person, gender, number etc.

Available for iPad and iPhone (£1.49 / $1.99) and Android (£3.49 / $4.99)

LP Old English/Old Norse/Ancient Greek/Sanskrit/Old Occitan/Latin/Gothic (David Arthur)

The Liberation Philology seri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pps includes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languages. They drill you in grammar and vocabulary with multiple-choice tests.

Available for iPad, iPhone and Android (£2.99 / $3.99).

Readings in Early English (University of Glasgow)

Readings of a selection of Old English, Middle English and Early Modern English texts, so you can hear these languages brought to life.

Available for iPad and iPhone (free).

Medieval Handwriting and English Renaissance Handwriting (agbooth.com)

Now you’ve downloaded all of the manuscript apps above, it’s time to teach yourself to read them. Based on software designed to teach postgraduate students to read early handwriting, these apps use manuscripts written in different hands from the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periods, held by the University of Leeds. Users can start transcribing anywhere on a page and check their success word-by-word.

Available for iPad, iPhone and Android (free).
Interactive

Cdli Tabl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Explore ancient Mesopotamia through texts and images, with explanations by experts. This app covers 3,500 years of human activity,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Available for iPad (free).

MFA Coins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High quality images of more than 250 Greek and Roman coins from the MFA’s collection, with full descriptions and background info.

Available for iPad (free).

Byzantium at the Getty and Florence at the Dawn of the Renaissance (J. Paul Getty Trust)

Created to work alongside exhibitions these apps present the objects, paintings and manuscript illuminations from them, along with slide-shows, animations, and X-ray and ultraviolet options on some images.

Byzantium: iPad, iPhone and Android (free)

Florence: iPad (free)

***

We have previously reviewed some excellent history apps which are not included in this list: Timeline WW2 with Dan Snow, part of the Timeline series of apps; Pevsner’s Architectural Glossary and Streetmuseum: Londinium, the sequel to Museum of London’s Streetmuseum.

If you love a history app which we haven’t listed here, let us know in the comments below.



More by Kate Wiles

- See more at: http://www.historytoday.com/kate-wiles/best-history-apps#sthash.rleFyLPJ.dpuf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什么是甘阳的贡献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A0OTkzMg%3D%3D&mid=204788467&idx=1&sn=23e201642e9966526da16e29df6361d9&scene=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田雷|什么是甘阳的贡献
2015-05-08 新读者请点这里 雅理读书




什么是甘阳的贡献田 雷近十余年间,学术的迅疾发展带来了学术传播路径的改变,然而学术传承的问题从未因此而减轻自身的分量。文章中,作者既追溯了甘阳的《关于研究美国宪法的一封信》对其个人十多年学术生涯“润物无声的影响”,同时也梳理了而今国内美国宪法研究中“贯彻着的这种传承和积淀”。本文是作者为《政治与法律评论·第五辑》(法律出版社,2014年10月版)所撰写的卷首语,刊发时有删节,此处为全文版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oncecatcher


若您阅后有所收获,敬请关注并分享“雅理读书”(微信号:yalipub)。






十多年前,我刚升级为一名研究生,正赶上宪法学界因齐玉苓案而发生美国转向的学术潮,于是就顺理成章地选择美国宪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期待着马伯里诉麦迪逊不日降临的二百周年纪念时刻。在此后不久,应该是在那时流行的私人学术站点上,我读到了甘阳的一篇“文章”,就是甘阳写给“某某”的《关于研究美国宪法的一封信》。





在这封没有落款日期的信中,“某某”是一位年轻的法学者,即将赴美国法学院访问,在行前向甘阳求教在美访学时的研究计划,于是有了这封长达一万五千字的信。如甘阳所言,这真是一封“东拉西扯”的长信,甘阳在信中笔锋飘忽,在每个原本可以展开做具体论述的问题上只是稍做停留,旋即转向下一个问题,但在总体结构上,甘阳却又一咏三叹,在开列了关于六个主题的研究书目后却不舍得收笔,意犹未尽地添上了两个长段落,又将美国宪法的研究拉回到中西古今的大语境内,颇有些“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感觉。









最初读这封信时,吸引我的未必是甘阳的“东拉西扯”,而是他就六个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美国宪法题目所开列的书单。虽然只是十年前,国内学界对美国宪法的研究尚且贫乏得很,我们那时只知道“认真对待权利”的德沃金,大约还听说过“谣言说,每天晚上都睡觉”的波斯纳(而由苏力教授主持的《波斯纳文丛》在2002年初才开始陆续推出),而甘阳在信中直言“自己特别欣赏”而且认为“远高于德沃金”的桑斯坦,此时还远在国内法学界的视野之外(桑斯坦第一本中译著作《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也出版于2002年初,自此后就一发不可收)。如果我的回忆没有太大偏差,那时我们手里的资源也就是大百科版的“外国法律文库”和三联版的“宪政译丛”。虽然现在从技术细节上看,甘阳的这份书目可以做些微调,有些主题也应当进行新的update,但不夸张地说,这份书单在当时确实领先了一整个时代。




那还是一个拨号上网的时代,完全没有现在各种关了又开的电子书下载网站,即便Westlaw这样的数据库也是可望而不可得的,按图也难以“索骥”。至今还记得,研究生二年级时,学校图书馆来过几次买外文书的商贩,摆在地摊上的甚至有哈佛出版社的宝贝,一本外文原版书也就是三四份盒饭的价格,我在那里淘到的书不少今天还在书架上。多年后,我有机会到耶鲁法学院读书,在阿克曼课堂上所用的《我们人民》还是我用一天盒饭钱换来的地摊书,两卷都是!现在想来,这些品相有八九成新的书,也许是原本积压在美国某处无人问津的学术书,只是不知道是何种因缘,它们从大洋彼岸漂洋过海而辗转到一位年轻学生的手中。





这是我一个人的学术史,我选择在这里讲述一个人同一封信之间绵延十多年的故事,其中必定带有我个人所特有的学术际遇。多年以来,甘阳的这封信对我而言总是常读常新的,它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不经意之间引导了我的学术路径,越是最近,我越是发现我对美国宪法的研究在回应或回答甘阳在信中所提出的问题,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力。而我也相信,这封写给“某某”的信,所影响的不只是我以及我身边的朋友,而早已通过一种隐秘的学术路径惠及到我这一辈有志于美国宪法学习的知识青年,只是这个知识群体并不限于甚至主要并存在于现代学科分工格局内的宪法学专业而已。




那是在学术GDP尚未展示出其全面宰制力之前所流行的学术传播路径,我也很庆幸自己赶上了那个时代的尾巴——我们生活在“无形的学院”内,读着“不上架的书”。如果我们要去找甘阳的这封信,我们不会愚蠢到要登陆中文期刊数据库下载它,甚至即便是熟读此信的读者,可能并不知道也从不关心这封信的“正版”究竟刊载于何处,我们就这么一直“盗版”着,将来还要继续“盗版”下去。虽然甘阳这封信在正式发表时改为了《与友人论美国宪政书》(参见“思想与社会”编委会所编的《现代政治与自然》),但我们总还是觉得《关于研究美国宪法的一封信》来得更为亲切和熟悉。总而言之,它无关乎CSSCI或SSCI,无关乎学术项目的申请或社科评奖,虽然它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一个学术群体,但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引证率。甘阳的这封信,更像是隐藏在学术GDP各种指标之下的深层思想切口已经进入切口后所展开的隐秘学术路径,它曾为我们所熟悉,但在今天也在渐行渐远地走向着陌生。






我们在《政治与法律评论》第五辑组织了这次关于美国宪法研究和教学的专辑。如果把甘阳的这封信比作国内对美国宪法研究中的一次“事件”,那么我们也希望《评论》的这一辑也可以成为一次“事件”。我们希望这一辑的《评论》如甘阳的信一样找到那属于它的读者,若干年后,在现在未可知的某个场合,也会有人去讲述他或她同本辑《评论》的学术故事。这是我们在组织本辑时所怀有的一个希望,但愿在这个学术GDP已经指挥棒的时代,这并非是一种奢望。










而学术就应该是这么传承下来的,在为本辑《评论》的组稿过程中——不仅是美国宪法主题板块内的笔谈和论文,还有围绕着凌斌《法治的中国道路》的读者评论和作者回应——我们都始终感受到学术工作的传承、积淀和连续性。而学术工作的这种组织样态也正好对应着美国宪政的历史生成这个主题。我们之所以主张要在历史的维度上打开美国宪政研究的新空间,既不是因为要跟在同样发生“历史转向”的美国宪法学术后面做学舌的鹦鹉,当然也不是要不加分辨地学习西方国家的宪政经验,却一不小心成为效颦的东施,而是因为,在我们的思考中,历史并不是美国宪政得以展开和进步的空洞时间维度,而是美国宪政之起源、发展、变革、转型、断裂、革命、终结的尺度,美国宪政在此意义上具有一种所谓的历史生成,而同样,美国宪法的研究以及本辑的篇目也贯彻着这种传承和积淀。




首先,本辑组织的专题笔谈,与谈人讨论最多的不是如何研究美国宪法,而是如何为中国学生讲授美国宪法。参与本次笔谈的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背景,既有王希教授这样任教美国历史系多年的中国学者,也有斯基恩这样作为短期外教为中国法学院学生讲授美国宪法的美国学者,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可谓不大,但他们所贡献出的笔谈文却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讲授者都在进行难能可贵的美国宪法教学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设计课程大纲,如何因材施教地组织课程材料。而甘阳则是继一封信后再度在美国宪法领域内出手,本辑所收入的“何为宪政”一文,就是甘阳在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为本科生讲授美国宪法课的第一讲讲稿,我们这里给出原滋原味的再现,可以说是一次宝贵的示范课。




其次,王希应邀出现在本辑主题笔谈的作者阵营内,对我们编者而言也是一次莫大的鼓舞。大约就在甘阳一封信的同期,王希出版了《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这本在国内美国宪法史领域有着奠基之功的著作,经历2000年的第一版、2005年的修订版,即将在2014年秋季推出增订后的第三版,可以说成为了学术连续性的最佳表率。推而广之地讲,在王希的《原则与妥协》之外,张千帆教授的《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也在2000年出版,此后有了2004年的第二版,2011年三版时则改为《美国联邦宪法》。我们可以这样说,因为这些前辈学者的奠基性工作,国内对美国宪法的新学术研究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高水平的起点上,但问题在于,十多年后,虽然我们今天坐拥各方面都要优越得多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但我们所产出的绝大多数作品都还是在《原则与妥协》或《西方宪政体系》的理论范式内,不过是在某个专题上或时段内的技术性深化或增补而已。就此而言,我们认同王希对美国宪法研究的基本判断:“在宪法史研究的领域内学术积累尚不够,严肃的、基于材料基础上的原创性研究很少,还不能支撑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宪法史领域的存在。”





再次,对于本辑组稿工作却最重要的是,本辑的作者阵容也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学术事业的传承性。甘阳是本辑最年长的作者,是50年代初生人,而最年轻的作者吴文斌则是不折不扣的“九零后”,事实上,他是甘阳在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首届本科毕业生,本辑所收入的论文就出自于他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也是最近坦言“我个人这些年只做教育这一件事”的甘阳。而在甘阳提笔给“某某”写信时,吴文斌还只是一位刚上小学的小学生而已。






受委托执笔本辑的卷首语,在回忆着我一个人的学术史的同时,我深感国内法学学术发展速度之快。1981年,波斯纳在美国出版了The Economics of Justice,而苏力的中译本《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要到2002年才推出,这中间间隔了21的时间,若是以一个人的成长作为脚注的话,我在波斯纳此书英文版推出那年出生,而正好在中译本出版那年大约毕业,这曾一度是中美之间的学术“时差”。而现如今,波斯纳在2013年的新著Reflecting on Judging,2014年就有了《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的中译本。波斯纳只是我在这里所举的一个例子,我们对美国法学的译介有着一个大致相同的加速度发展,包括桑斯坦以及我所组织的阿克曼翻译。但这实在太快了,快得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的翻译速度竟然赶上了波斯纳们的写作速度,甚至我们自己的写作速度也在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学术GDP可量化的各种指标想必是在翻番式的跃进。









而我们在面对这种学术大繁荣之时是否要心怀忧患意识:我们的学术GDP是否增长得太快,使得我们完全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和反思呢?而我们对美国宪法的研究和翻译是不是也进入了一个信息多于知识,而知识多于智慧的年代呢?更甚至说,我们所掌握的很多时候连信息都算不上,不过是一些八卦和口水而已?!我们距离王希所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宪法史研究”到底还有多远?归根到底,我们应当如何研究美国宪法,才能生长出我们的“中国特色”?带着这些问题,我又一次重读了甘阳的信,也就是在信的收尾处,甘阳又一次地想到了我们前面:





如果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法学主流完全是批判法学或后现代法学,只是讲颠覆规范和瓦解秩序,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个共同体的法律秩序多半已经或者即将瓦解了。但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或否认激进学派的价值,因为激进往往有“理论”上突现问题的价值,虽然有“实践”上的危险。




从表面看来,批判法学——作为西方法理学的激进左翼分支的批判法学——早已在当代中国法学话语的谱系内成为明日黄花,不仅因为它在其理论的宗主国内就已经销声匿迹,而且它对西方法治实践的政治批判早已被定性为一股反法治的逆流。但吊诡的却是,当后发国家的正义之士们将作为一种学派的批判法学清理出先进理论的门户之时,他们同时却是以最批判法学的心态从事着中西方之间的法学理论沟通,这当然也包括从事美国宪法研究的学者。而只要我们的研究还是在屁股决定脑袋,只是想要用美国宪法的某些历史和实践来批判中国宪法的某些历史和实践,那么就注定难以生长出我们对美国宪法研究的“中国特色”,我们的研究也就缺乏学者最渴望的独立性。




2014年8月23日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余英时: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


余英时: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
2015-05-04 19:48:32


多维人文

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傅斯年曾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我是绝不主张国家主义的人,然而人类生活的发挥,全以责任心为基石。”另一位五四运动的领袖、《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起草者罗加伦则将五四运动的精神概括为“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胡适后来评价说:“这里的三个评判是很公道的估计”。这似乎才是值得我们喜闻乐见的纪念五四的理由所在。五四运动在“反帝、反封爱国运动”这顶大帽子之下,实则是公民在社会责任的感召下,进行的一场有见识与担当的社会运动。余英时先生则认为五四运动是一次启蒙,“我们今天似乎不必再‘神化’它”。


余英时

关于“五四”,我先后已不知道写过多少篇经念性的文字了。但那些文字都是从整体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观点写成的,不免流于空泛,其中并无切己之感。这次《中国时报》和《晚报》提出“五四”和个人的感受问题,我觉得是一个颇为别致的构想。这种写法事实上等于是写个人思想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侧面,带有浓厚的“自传”意味。在这一特殊的角度下,“五四”便不再不是一个笼统的“思想运动”,而是因人而异的“月映万川”了。虽然同是此“月”,映在不同的“川”中自有不同的面目。下面我将简单地说一说我个人所感受到的“五四”。

我是出生在“五四”发生的十几年以后的,根本没有受到“五四”的直接冲击。抗战八年正是我从七八岁到十五六岁这一阶段,我能明确记忆的个人生命史大致是从抗战第一年(1937)开始的。那一年我上小学一年级,从安庆逃难到故乡潜山县官庄乡,是一个典型的“穷乡僻壤”,那是在万山之中的一个农村,和外面的世界是完全隔离的。我在那里整整地度过了八年的岁月。那里不但没有现代式的学校,连传统的私塾也不常有,因为师资难求。所以在十六岁以前,我根本不知道有所谓“五四”其事,更不必说什么“五四”的思想影响了。

从民国二十六年到三十五年,我完全是一个乡下孩子,从未接触到现代的知识和思想。事实上,现代的正规教育和我是绝缘的,我只在私塾、临时中学等处断断续续地上过两三年的学。临时中学设在邻县舒城的晓天镇上,步行要走一整天,极不方便。我只在十三岁时去过半年,然后便因病休学,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读书识字大概主要是从看旧章回小说中得来,这是旧社会中儿童所共有的经历。此外所接触的则是一些片断的中国文史知识。抗战的末期,我曾在桐城县住过一年,那是我少年时代惟一记得的“城市”,其实也是闭塞得很。桐城人以“人文”自负,但仍然完全沉浸在方苞、姚鼐的“古文”传统之中。我在柚城受到了一些“斗方名士”的影响,对于旧诗文发生了进一步的兴趣。但是我从来没有听人提到过“五四”。当时无论在私塾或临时中学,中文习作都是“文言”,而非“白话”。所以我在十五六岁以前,真是连“五四”的边沿也没有碰到。

抗战胜利以后,我才真正从“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先后住过的城市包括沈阳、北平、上海,而大致以北平对我个人思想的形成最关重要。这当然便逃不开“五四”的影响了。最初一两年中,因为要补上抗战八年的教育空白,以争取考大学的机会,我的时间大都用在补习英文、数、理等科目方面,没有余暇来注意新思想、新文学之类的问题。但当时我也读了一些梁启超、胡适、鲁迅等人的作品。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梁启超给我的影响最深,胡适次之,鲁迅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刺激。这大概是因为我所生活的社会已和“五四”前后大不相同。鲁迅所谴责的“正人君子”以及其他具体对象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无法引起我的共鸣。梁启超和胡适的影响主要也限于中国学术传统方面。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他一方面批判旧传统,一方面又激动读者热爱中国文化。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矛盾的统一”。但是对我个人而言,他的热情似乎偏向于“求知”的一面。我从他那里得到一种启示:我必须去真正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学术思想史。这种理解,和为理解而从事的研究,必须是超越现实效用的。我们决不能为了任何眼前的利害而曲解历史。

这一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在胡适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胡适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在梁启超之上。我因此了解到:如果我真正要理解中国的传统,我必须同时要对西方传统和现代世界有深入的体认。这便把我推向另一个知识的领域。

现在回想起来,“五四”对我的影响大概以“求知”这一点为最深。但“求知”并不排斥“道德”,因为推动“求知”的仍是一种巨大的首先力量。我很同情“改造中国”的理想,但我始终相信“改造”必须以可靠的“知识”为起点。“求知”的精神在“五四”运动中其实不占主流的地位,不过对我而言,这是最主要的影响。

现在大家都说“五四”是反传统的运动,“打倒孔家店”、“礼教吃人”、“全盘西化”等代表“五四”的主要精神。这大概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我这个出生在“五四”以后十几年的人,这些口号则从来没有在我心中发生过激动的力量。我在典型的旧乡村中度过了八九年,那里并没有“礼教吃人”的事。中国农村其实是充满了人情味的,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用“礼教”或“孔家店”压迫人的情形至少并不严重。“愚昧”倒是事实,思想封闭也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相信“知识”是现代中国所最为需要。但要真正求得“知识”,我们首先便要建立起“为知识而知识”的严肃态度。

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知识界最流行的杂志大概是储安平所创办的《观察》,此外还有比较偏右的《独立时论》等。但当时“五四”的潮流已转入马克思主义一途了。胡适早已被暗中“斗垮、斗臭”,不但不再是“五四”的象征,而且是“反动”、“反革命”的代表人物了。他在青年群中,特别是在北大、清华学生们的心中,早已成为一个“反面教员”了。但是左派的猛烈攻击并没有对我的思想发生什么重要的影响。他的“自由主义”还是比较能博得我的同情的。这是“五四”对于我的另一面的启示。

总之,我所随的“五四”的遗产是很有限的,这当然和我的生活经验的限制是分不开的。由于以“知识”和“自由”为核心,我对于中国旧传统也产生不了激越的“打倒”情绪。因为我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怎样去认识传统的真面目。没有知识的基础,我便不敢提出任何“改造中国”的构想。

我现在当然更能认识到“五四”的限制。“五四”是一种“启蒙”的心态。即使以“知识”而言,“五四”也偏于实证主义一路。所以我们今天似乎不必再“神化”它,当然更不必“丑化”它。以我个人而言,我对于“五四”还是希望求得更深的“理解”。但这也正是“五四”所赐给我的一种“遗产”。

(小枝 编辑)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審查報告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審查報告

陳寅恪
 




  竊查此書,取材謹嚴,持論精確,允宜列入清華叢書,以貢獻於學界。茲將其優點概括言之:凡著中國古代哲學史者,其對於古人之學說,應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筆。蓋古人著書立說,皆有所爲而發;故其所處之環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瞭,則其學說不易評論。而古代哲學家去今數千年,其時代之真相,極難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據之材料,僅當時所遺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殘餘斷片,以窺測其全部結構,必須備藝術家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後古人立說之用意與物件,始可以真瞭解。所謂真瞭解者,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否則數千年前之陳言舊說,與今日之情勢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但此種同情之態度,最易流于穿鑿傅會之惡習;因今日所得見之古代材料,或散佚而僅存,或晦澀而難解,非經過解釋及排比之程式,絕無哲學史之可言。然若加以聯貫綜合之搜集,及統系條理之整理,則著者有意無意之間,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際之時代,所居處之環境,所熏染之學說,以推測解釋古人之意志。由此之故,今日之談中國古代哲學者,大抵即談其今日自身之哲學者也;所著之中國哲學史者,即其今日自身之哲學史者也。其言論愈有條理統系,則去古人學說之真相愈遠;此弊至今日之談墨學而極矣。今日之墨學者,任何古書古字,絕無依據,亦可隨其一時偶然興會,而爲之改移,幾若善博者能呼盧成盧,喝雉成雉之比;此近日中國號稱整理國故之普通狀況,誠可爲長歎息者也。今欲求一中國古代哲學史,能矯傅會之惡習,而具瞭解之同情者,則馮君此作庶幾近之;所以宜加以表揚,爲之流布者,其理由實在於是。至於馮君之書,其取用材料,亦具通識,請略言之:以中國今日之考据學,已足辨別古書之真僞;然真僞者,不過相對問題,而最要在能審定僞材料之時代及作者而利用之。蓋僞材料亦有時與真材料同一可貴。如某種僞材料,若逕認爲其所依託之時代及作者之真産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僞時代及作者,即據以說明此時代及作者之思想,則變爲一真材料矣。中國古代史之材料,如儒家及諸子等經典,皆非一時代一作者之産物。昔人籠統認爲一人一時之作,其誤固不俟論。今人能知其非一人一時之所作,而不知以縱貫之眼光,視爲一種學術之叢書,或一宗傳燈之語錄,而齗齗致辯於其橫切方面,此亦缺乏史學之通識所致。而馮君之書,獨能於此別具特識,利用材料,此亦應爲表彰者也。若推此意而及于中國之史學,則史論者,治史者皆認爲無關史學而且有害者也;然史論之作者,或有意或無意,其發爲言論之時,即已印入作者及其時代之環境背景,實無異於今日新聞紙之社論時評,若善用之,皆有助於考史。故蘇子瞻之史論,北宋之政論也;胡致堂之史論,南宋之政論也;王船山之史論,明末之政論也。今日取諸人論史之文,與舊史互證,當日政治社會情勢,益可藉此增加瞭解,此所謂廢物利用,蓋不僅能供習文者之摹擬練習而已也。若更推論及於文藝批評,如紀曉嵐之批評古人詩集,輒加塗抹,詆爲不通,初怪其何以狂妄至是。後讀清高宗禦制詩集,頗疑其有所爲而發;此事固難證明,或亦間接與時代性有關,斯又利用材料之別一例也。寅恪承命審查馮君之書,謹具報告書,並附著推論之余義於後,以求教正焉。
六月十一日

  此書上卷寅恪曾任審查。認爲取材精審,持論正確。自刊佈以來,評論贊許,以爲實近年吾國思想史之有數著作,而信寅恪前言之非阿私所好。今此書繼續完成,體例宗旨,仍複與前卷【冊】一貫。允宜速行刊佈,以滿足已讀前卷【冊】者之希望,而使《清華叢書》中得一美備之著作。是否有當,尚乞鑒定是幸!寅恪於審查此書之餘,並略述所感,以求教正。
  佛教經典言:"佛爲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中國自秦以後,迄於今日,其思想之演變歷程,至繁至久。要之,只爲一大事因緣,即新儒學之産生,及其傳衍而已。此書于朱子之學多所發明。昔閻百詩在清初以辨僞觀念、陳蘭甫在清季以考據觀念,而治朱子之學,皆有所創獲。今此書作者取西洋哲學觀念,以闡明紫陽之學,宜其成系統而多新解。然新儒家之産生,關於道教之方面,如新安之學說,其所受影響甚深且遠。自來述之者皆無愜意之作。近日當盤大定推論儒道之關係,所說甚繁,(《東洋文庫本》)仍多未能解決之問題。蓋道藏之秘笈,迄今無專治之人,而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數百年間,道教變遷傳衍之始末,及其與儒佛二家互相關係之事實,尚有待於研究。此則吾國思想史上前修所遺之缺憾,更有俟於後賢追補者也。南北朝時即有儒釋道三教之目;(北周衛元嵩撰《齊三教論》七卷【。】見《舊唐書•【肆柒】經籍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國家有慶典,則召集三教之學士【,】講論于殿廷,是其一例。故自晉至今,言中國之思想,可以儒釋道三教代表之。此雖通俗之談,然稽之舊史之事實,驗以今世之人情,則三教之說,要爲不易之論。儒者在古代本爲典章學術所寄託之專家。李斯受荀卿之學,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實儒家一派學說之所附系【擊】。《中庸》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即太史公所謂:"至始皇乃能並冠帶之倫"之倫)爲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實現之也。漢承秦業,其官制法律亦襲用前朝。遺傳至晉以後,法律與禮經並稱,儒家《周官》之學說悉采【採】入法典。夫政治社會一切公私行動莫不與法典相關,而法典爲儒家學說具體之實現。故二千年來華夏民族所受儒家學說之影響最深最巨【鉅】者,實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關於學說思想之方面,或轉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如六朝士大夫號稱曠達,而夷考其實,往往篤孝義之行,嚴家諱之禁,此皆儒家之教訓,固無預於佛老之玄風者也。釋迦之教義,無父無君,與吾國傳統之學說,存在之制度無一不相衝突。輸入之後,若久不變易【,】則決難保持。是以佛教學說能于【於】吾國思想史上【,】發生重大久長之影響者,皆經國人吸收改造之過程。其忠實輸入不改本來面目者,若玄奘唯識之學,雖震蕩【動】一時之人心,而卒歸於消沈歇絕。近雖有人焉,欲燃【然】其死灰;疑終不能複【復】振,【。】其故匪他,以性質與環境互相方圓鑿枘,勢不得不然也。六朝以後之道教,包羅至廣,演變至繁。不以儒教之偏重政治社會制度,故思想上尤易融貫吸收。凡新儒家之學說,似無不有道教或與道教有關之佛教爲之先導。如天臺【台】宗者,佛教宗派中道教意義最富之一宗也。(其創造者慧思所作誓願文,最足表現其思想。至於北宋真宗時【,】日本傳來之《大乘止觀法門》一書,乃依據《大乘起信論》者。恐系華嚴宗盛後,天臺【台】宗僞託南嶽而作。故此書只可認爲天臺【台】宗後來受華嚴宗影響之史料,而不能據以論南嶽之思想也。)其宗徒梁敬之與李習之之關係,實啓新儒家開創之動機。北宋之智圓提倡《中庸》,甚至以僧徒而號中庸子,並自爲傳以述其義。(孤山((閒居編))其年代猶在司馬君實作《中庸廣義》之前。(孤山卒于宋真宗乾興元年,年四十七)似亦于宋代新儒家爲先覺。二者之間【,】其關係如何,且不詳論。然舉此一例,已足見新儒家産生之問題,猶有未發之覆在也。至道教對輸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無不儘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來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說以後,則堅持夷夏之論,以排斥外來之教義。此種思想上之態度,自六朝時亦已如此。雖似相反,而實足以相成。從來新儒家即繼承此種遺業而能大成者。竊疑中國自今日以後,即使能忠實輸入北美或東歐之思想,其結局當亦等於玄奘唯識之學,在吾國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終歸於歇絕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此二種相反而適相成之態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而二千年吾民族與他民族思想接觸史之所詔【昭】示者也。寅恪平生爲不古不今之學,思想囿于咸豐同治之世,議論近乎(曾)【】湘鄉(張)【】南皮之間,承審查此書,草此報告,陳述所見,殆所謂"以新瓶而裝舊酒"者。誠知舊酒味酸【,】而【人】莫肯售【酤】,姑注于【於】新瓶之底,以求一嘗,可乎?
 


——《金明館叢稿二編》,三聯,2001年,頁285.原載一九三四年八月商務印書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文中黑框為三聯版的校對内容。